Top

最新消息

2025-08-06

幾年前,我在台南安平買了一間三十多年的老屋。初看時,這棟老房子斑駁的牆面、磨損的地磚以及過時的格局讓人望之卻步。但它的位置和光線卻讓我無法忽視。我一直有個夢想,就是親手打造屬於自己的空間,而這間房子似乎正等著被賦予新的生命。

於是,我踏上了這段「台南室內設計改造」的旅程。這不是單純的裝潢,而是一場關於生活哲學、審美意識與細節把控的全新挑戰。


 

尋找設計師:不只是畫圖而已


 

起初我以為室內設計就是選家具、配色彩、做收納,但在與幾位設計師諮詢後才發現,「設計」其實是一種思考方式。最終我選擇了一家在地深耕多年的台南室內設計工作室。他們不僅了解老屋常見的問題,還有處理潮濕牆面、天花板裂縫等經驗。

設計師第一句話就讓我印象深刻:「你想像中的生活方式,才是我們設計的起點。」這讓我開始認真思考:我希望回家後看到什麼?我重視的是自然光,還是機能性?我會在哪裡花最多時間?這些問題,竟成了整個設計案的靈魂。


 

改造重點:不是華麗,而是剛剛好


 

我們沒有大刀闊斧地拆牆,而是選擇保留原始結構。台南夏季悶熱,我們選擇使用透氣性佳的自然建材,例如實木地板、礦物塗料,並大量引入自然光與通風路線。小小的窗戶經重新規劃後,成了整間屋子的亮點。

廚房是我最看重的地方。原本狹窄陰暗,我們將牆打開,與餐廳做半開放式設計,再搭配一組訂製的白色廚具,讓空間瞬間清爽不少。設計師貼心地將洗碗機藏在櫃體中,讓視覺上更為俐落,也維持了我追求的簡約感。

在選材方面,我們儘可能採用台灣本地工廠製作,降低成本之餘也支持在地產業。這讓我發現,台南其實有很多優質的裝修職人與工廠,只要你願意多花時間去了解。


 

設計之外:住進來才知道的事


 

改造完成那天,整棟老屋彷彿重生。白天陽光灑落在落地窗前的閱讀角,晚上廚房傳來燉湯的香氣。朋友來家裡第一句話總是:「這裡不像是老房子耶!」

不過,入住後我才發現,很多當初在設計時沒想到的細節才是生活的關鍵。例如收納空間再多都會不夠;插座的設計,最好預留兩倍數量;燈光不是越亮越好,而是層次要分明。

我也開始體會,好的室內設計並不只是「漂亮」這麼簡單,而是讓你在使用空間時感覺自然、自在,甚至不會特別去意識到設計的存在。這種「無形的設計感」,才是真正高明的。


 

關於選擇:台南室內設計不只有一種樣子


 

這段過程讓我認識到,台南室內設計的多樣性。有人走現代極簡路線,有人偏好復古鄉村風,也有設計師專門做無印風格的全木質空間。台南的歷史文化底蘊讓這座城市充滿設計靈感,每個角落都可能激發出不同的空間語言。

設計從來不是一體適用的標準答案,而是每個人生活方式的映照。也許你喜歡北歐風、工業風,甚至是老派和風,只要你說得清楚,設計師就有辦法為你實現。


 

結語:設計,是讓生活更有溫度的開始


 

這趟室內設計之旅,對我來說不只是「裝潢房子」,而是一次重新審視自己生活方式與價值觀的機會。從最初的迷惘,到最後的滿意,每一個選擇與取捨都是學習。

若你也正在台南尋找室內設計的可能性,別急著求快,也別急著看別人家的裝潢有多美。問問自己,想過什麼樣的生活,再找一位願意傾聽的設計師,你就能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理想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