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
最新消息

2025-08-06

我曾經以為創業就是有個好點子、找到一間店面,然後開始賣東西。直到我真正開始經營一間咖啡店,才發現「做生意」與「管生意」是兩碼子事。最大的轉捩點,是我第一次與一位台北記帳士合作,那是一場改變我營運思維的深度對話。


 

從發票到現金流:現實比我想的複雜


 

我原本以為會計只是幫我報稅、整理發票的工具人。但當我在經營第二個月就發現現金流異常時,一切才慢慢崩塌。我把所有的收據和帳冊拿給記帳士看,他只問我一句話:「你知道你現在賣一杯咖啡,實際利潤是多少嗎?」我啞口無言。

他接著用筆畫出一張結構圖,將我每日的進貨、耗材、人事成本、房租,甚至連外送平台的抽成都一一拆開。那不是我第一次理解「毛利」、「淨利」、「可用現金」這些詞,但卻是第一次用我的真實店鋪去體會它們的意義。


 

台北記帳士不只是算帳,更是提醒你看見盲點


 

與那位記帳士的合作,最讓我意外的不是他幫我省下多少稅,而是他提醒我一件事:「你是在經營一門生意,不是在完成夢想。」他指出,我為了營造氛圍買了過多裝飾品,卻沒統計過他們是否真的提升客單價;我堅持使用某高價進口豆,卻沒檢視消費者是否能分辨價值差異。

他甚至給我一份「營業警示指標」,提醒我哪些項目若持續下滑,代表店鋪體質正在惡化。他說這套系統來自台北一些餐飲創業輔導的實戰經驗,「數據不會騙人,錯的是我們常常不看數據。」


 

選對台北記帳士,不只是合法,更是穩健


 

這段合作讓我理解一件事:台北這個城市,充滿想創業的人,卻也藏著一堆因為「不會管理帳務」而倒掉的夢想。我後來才知道,好的記帳士會主動提醒你哪些支出無法抵稅、哪些投資不建議報公帳、哪些憑證開錯可能會被國稅局盯上。

而那些「只會幫你報稅但不會多問」的記帳士,表面上讓你覺得省事,實際上卻讓你的財務越來越模糊。


 

記帳士是創業者的防線,而非背後的清潔工


 

我記得那位台北記帳士曾對我說過一句話:「你不要把我當成幫你擦屁股的,應該把我當成守門員。帳一旦進來就是事實,我無法改變太多,但我可以在事前讓你不要踢出烏龍球。」

這讓我開始定期和他開會,每月一次,像檢視企業健檢報告一樣。我們會討論:這個月的進貨是否過高?是否能在淡季前預先控制成本?是否有什麼稅務新規即將影響我的經營策略?

這些討論,比單純「交給記帳士處理」來得更有力量。


 

結語:與其找一位便宜的記帳士,不如找一位願意與你共同思考的夥伴


 

現在,我的店鋪逐漸穩定,每年都有盈餘,我也開始將財務系統標準化、甚至使用雲端記帳工具,這一切,都起源於當初遇到的那位記帳士。他不是來拯救我的人,而是拉我回現實的那雙手。

對於在台北創業的人來說,也許你會覺得一開始的預算緊繃,不想多花錢請人做帳,但請記住:做帳只是基本,管理數字、預測財務風險、確保你活得長久,才是記帳士真正的價值所在。

記帳不是後勤,而是戰略的一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