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人搬家是為了更接近工作地點,有些人是為了孩子學區,我搬家的理由很簡單──我要一個能安心做菜的廚房。
故事開始於兩年前,那時我還住在一棟三十年老公寓裡,廚房狹窄、油煙亂竄,瓦斯爐還會時不時熄火。每次下廚都像是在考驗耐性,久而久之,我開始習慣外食,料理變成一種奢侈的行為。
直到有一天,我去朋友家作客。他家那座開放式廚房簡直像電影場景:中島、IH爐、蒸烤爐、抽油煙機一應俱全,而且整體設計流暢、整潔,我站在那個廚房,忽然有種想重新拿起鍋鏟的衝動。
那一刻,我決定重新開始──從廚房開始。
找回下廚的勇氣,從了解廚房設備開始
重新裝潢新家時,我特別花時間研究廚房設備。市面上的品牌五花八門,功能名稱也聽起來高深莫測。什麼是「氣炸烤箱」?蒸爐跟蒸烤爐差在哪?嵌入式洗碗機真的好用嗎?
這段期間,我幾乎每天泡在各大家電門市、線上論壇、居家裝潢社團,甚至還跑去 IKEA 和設計公司實地體驗。也因為這些經歷,我對「廚房設備」有了全新的認識:
- 抽油煙機的吸力不只是數據,還得看安裝高度與排風設計。
- IH爐雖然安全無明火,但鍋具要相容才不會影響效率。
- 烤箱與蒸烤爐的差異,會影響你的料理多元程度。
- 洗碗機不是懶人專用,是生活品質的轉捩點。
最終,我選了一款義大利品牌的嵌入式蒸烤爐、一台靜音變頻抽油煙機,以及德國製的洗碗機。每一樣設備都經過反覆比較與實際試用,符合我實際使用的頻率與習慣。
設計不是奢華,是動線與實用的平衡
新廚房不大,但我請設計師根據我日常料理的動線規劃:從冰箱取菜到洗菜、切菜、烹煮再到出菜,每一個區塊都有專屬位置,連垃圾桶都是隱藏式的。
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,卻是我重新愛上做菜的關鍵。因為我不用再為找不到調味料而煩躁、不用再擔心油煙悶住整間屋子,也不用在洗碗時彎腰到腰痠背痛。
最讓我意外的是,連孩子都開始對料理產生興趣。週末時我們會一起做披薩或煎蛋糕,他們對那台蒸烤爐特別著迷,每次都搶著按按鈕,看著時間倒數、香氣四溢。
廚房設備的投資,是對生活的承諾
有人會說:「設備這麼貴,真的有必要嗎?」
我一開始也這麼想,但用了一段時間後,我發現這些「廚房設備」的價值,遠遠不止於價格本身,而是它們帶來的生活改變──
- 我減少了叫外送的次數,餐餐健康、乾淨。
- 我與家人的互動變多了,從做菜中建立新的家庭儀式感。
- 我甚至重新找回創作的靈感,每天變化食譜、記錄料理心得。
投資一組合適的廚房設備,不只是升級廚具,而是一種生活風格的轉變。
後記:你期待怎樣的日常?
如果你也曾經覺得做菜是一件麻煩事,也曾對廚房敬而遠之,也許你只是還沒遇到合適的廚房設備。
不是每個人都需要頂級配置,但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個「讓人願意停留」的廚房。
當空間與設備不再成為障礙,你會發現──原來下廚也可以是一種療癒。
所以,如果你正在規劃新家、想翻修老屋,或單純只是想重新開始生活的一個面向,不妨從「廚房設備」開始。